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ytyt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ytyt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ytyt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ytytm.com/inc/func.php on line 1454
安徽省拟推荐2022年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公示_气流筛_hth华体会下载/华体会最新登录地址/华体会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华体会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您的位置:首页 > 产品中心 > 气流筛

安徽省拟推荐2022年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事迹公示

来源:华体会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4-29 03:35:43

  经择优推荐、审核评议、综合评定等程序,拟推荐9组11人作为2022年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候选人,现将人选事迹予以公示,公示期为2022年6月28日至30日。如有异议,可在公示期间通过邮件、电话、信函等方式向省文明办反映。

  马毛姐,女,1935年9月生,党员,安徽省无为市马家坝村人。1949年4月,年仅14岁的马毛姐参加了著名的渡江战役,她冒着枪林弹雨,运送解放大军渡江,负伤后仍然坚持战斗,被评为“渡江英雄”和“支前模范”,伟大领袖毛主席签字表扬。她荣获国家“七一勋章”等称号。

  马家坝村是安徽省无为市紧靠长江的一个小村子。1935年,马毛姐出生在这里的一个渔民之家。马毛姐从小就跟着员哥哥一起,利用自己小孩子的身份为大人搜集情报,是一个非常机灵的“小小情报员”。淮海战役结束后,三野第24军、25军和27军共约20万人陆续到达无为县境内做渡江作战前的备战工作。渡江,最需要的就是船只。马毛姐知道情况后,和哥哥开始一家一户去做宣传动,解除大家的顾虑。村民们纷纷踊跃地把自家船只贡献出来。有些富人担心送过江会丢了自己的性命,偷偷摸摸把船给沉了。了解到情况的马毛姐就和哥哥组织人把这些沉船打捞上来交给。他们手把手教战士如何驾船、游泳救生等基本技能,得到了战士的肯定与喜爱。

  1949年4月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百万大军马上行动起来。作战前一天,渡江部队动员第一批渡江作战突击船。在战争中,突击队往往意味着牺牲,甚至有全军覆没的危险。马毛姐一家并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危险,但他们没犹豫彷徨,率先报名,勇敢承担了“渡江第一船”的任务。在夜色的掩护下,马毛姐家的渡江第一船静悄悄地向对岸驶去。快到江中心的时候,船只被敌人发射的照明弹发现,对岸敌人立刻猛烈地向渡江突击队开枪开炮。一块弹片也划中了马毛姐的右手臂,鲜血一下就流了出来,简单包扎后,马毛姐更加勇敢地迎着敌人的炮火,拼力驾船向对岸驶去。在敌人密集的炮火下,20多分钟后,马毛姐家的船只把第一批突击队员安全送达长江南岸。这样一个时间段,意外出现了,敌人隐藏在岸上的碉堡突然伸出了机枪,疯狂地向突击队发起了压制性射击,战士们被敌人的子弹压得抬不起头来。一筹莫展之时,马毛姐自告奋勇地说,“我熟悉这里的地形,我给你们带路。”两名战士跟随马毛姐神不知鬼不觉地迂回绕到了碉堡背后,将碉堡顺利炸毁,扫清了登陆上岸的拦路虎。当晚,马毛姐家来来往返6趟,运送了近百名战士,还在江水里救起了几名不慎落水的战士。运送完战士,马毛姐又开始驾船为前线运送作战物资,一直到渡江战役胜利结束。机智勇敢、年龄最小的渡江英雄马毛姐被巢湖军分区支前司令部授予一等功臣和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她的事迹登上了《皖北日报》,她的船也被称为“渡江第一船”。

  马毛姐的先进事迹很快在社会上传颂开来,成为人类争相学习的先进人物,可她认为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让马毛姐意想不到的是,1949年开国大典前夕,她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的特殊邀请函,这是邀请她进京参加开国大典仪式,里面还有毛主席的亲笔签名。非常遗憾的是,父母觉得当时的马毛姐太小,让她一个人去遥远的北京,实在不放心,就没同意她去。马毛姐与开国大典失之交臂,成为其一生的憾事。1951年9月20日,国庆节前夕,马毛姐又收到来自北京的邀请函,再次请她进京参加国庆庆典。这封弥足珍贵的邀请函,同样还是毛主席亲笔签名。这一次,马毛姐再也不想错过这难得的机会了,在她的软磨硬泡下,父母终于同意她去北京参加国庆典礼。9月29日晚,参加国庆庆典的各省代表团在怀仁堂受到了毛主席的宴请与接见。马毛姐被选为安徽省代表团的代表向毛主席敬酒,当两只酒杯相碰的那一刻,马毛姐流下了幸福的泪水。10月3日晚,参加庆典的代表们来到怀仁堂和国家领导人一起看戏。马毛姐没想到自己居然被安排坐在了毛主席与周总理中间。这不但是马毛姐个人的荣耀,更是老一辈革命家对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做出的巨大牺牲与贡献的肯定!

  戏曲开演前,周总理指着马毛姐,对毛主席说,她就是您邀请来的那位渡江小英雄。毛主席马上高兴地拉起马毛姐的手,亲切地询问她的名字。马毛姐憋了半天才非常不好意思地说,“我姓马,没有大名,在家排行老三,别人都叫我小三姐。”一旁的陈毅老总开起了玩笑,“哈哈,原来小英雄还是一位无名英雄啊。”第2天,在代表团驻地休息的马毛姐被毛主席派车接到的家里做客。见马毛姐的衣服太旧太单薄,毛主席就让警卫员去找人为她做了一套藏青呢子衣服和一套花布单衣。毛主席说,“你是我们的小英雄,没有名字怎么行呢?我考虑了一下,想给你起个名字,你姓马,你的第一个名字就随我的姓,叫马毛姐吧?”毛主席还勉励马毛姐,“你这么小就很勇敢,现在还是渡江英雄,但不能骄傲更不能翘尾巴啊。”临别时,毛主席还送给她一本精致的笔记本,在扉页上写上:“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对毛主席赠送给自己的这些珍贵礼物,马毛姐一直舍不得用,把它们锁在一个木箱子珍藏了起来。遗憾的是,1954年无为遭受了罕见的水灾,老家的房子也被水冲坏,那只珍贵木箱子也失去了踪影。

  1957年,马毛姐从巢县速成中学毕业就投身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她铭记毛主席的话,从不以渡江战役英雄自居,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先后在合肥车站麻纺厂、针织厂、被服厂、帽厂、东风服装厂车间工作,历任车间主任、团支部书记、工会主席、党支部书记等职务。1976年担任合肥市服装鞋帽工业公司副经理、工会主席、党委委员,先后为“八·一”电影制片厂、北京电视台、南京有线电视台、省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录音、录相、拍摄渡江战役纪录片。深圳日报、安徽省日报经济版等多家报纸杂志发表了马毛姐同志回忆渡江战役英雄事迹文章。她还将当年在渡江战役时穿的棉袄和她的《学习日记》捐给安徽博物院,通过展览这件记载着枪林弹雨和历史功勋的破棉袄,向人们讲述着英勇无畏的江淮儿女用生命之船将百万子弟兵送到长江南岸的红色记忆。

  马毛姐退休后仍旧不忘初心,她关心下一代的成长,经常深入中小学校,给广大师生作报告,号召师生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青少年进行三热爱教育。同时,她还担任渡江战役纪念馆义务讲解员,长期为孩子们普及共和国的辉煌历程。她很注重和孩子们的交流方式,专门撰写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革命家故事,进行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结合亲身经历,用感人故事引导年轻一代牢记党和国家历史、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不断创造美好未来,彰显了一名革命功臣、优秀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体现了中国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意识。

  2021年,马毛姐出席庆祝中国成立100周年“七一勋章”颁授仪式,致敬词中这样写到:“马毛姐,一等渡江功臣,在渡江战役中,手臂中弹依然咬牙坚持,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成功登岸,是闻名全国的渡江英雄,一生淡泊名利,默默为党工作。”这段文字,是对这位渡江英雄平凡而伟大人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一名优秀员矢志践行初心使命、永葆为民情怀的精准注解。

  2.淮北市周杨:矿区红色宣讲员25年整理历史记忆 助40余位烈士寻亲魂归故里

  周杨,男,1978年2月生,党员,淮北矿业集团邹庄煤矿职工。他是一名文史爱好者和业余文物保护员,潜心研究革命历史背景和文化,考证、保护革命遗址,25年来撰写了70多篇、30余万字的研究文章。他搜集整理烈士信息,9年间义务帮助40余名烈士亲属寻找亲人,送革命英雄魂归故里。他也是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坚持无偿献血19年,先后获2016-2017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淮北好人”、安徽省“月评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典型、“安徽好人”等称号。

  2013年7月,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改建,把分散掩埋在附近的三千余具烈士遗骨迁移到陵园中,周杨作为志愿者,参与鉴定和整理烈士遗物。由于当年战况紧急、记录不完备等原因,一些烈士的身份无从考证,家乡亲人也不知英烈魂在何方。时间越久远,烈士的信息会慢慢的模糊,他们的直系亲属也会慢慢的少。因此周杨决定帮助烈士寻亲,早一天让革命先烈与家乡亲人重新“相聚”,既是对英雄的致敬和缅怀,也是对烈属的帮助和慰藉。

  寻找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最大的困难是由于战争及历史原因,很多烈士的信息不准确,甚至连名录都没登记,绝大多数的寻找都是以遗憾而告终,不过他从不轻易放弃。他从网上搜寻求助信息,主动与烈士家属取得联系,利用手头掌握的资料,考证出烈士牺牲的时间及大概安葬位置,然后再到各个烈士陵园去核实比对。对没找到具体名录,但经过核实,确实在某处牺牲的烈士,周杨协助烈属,向烈士陵园申请进行补录,这对烈属也是一种安慰。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周杨收集到10余份烈士证名书和牺牲通知书,这些烈士没有亲属,没有人去申请补录,但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已经牺牲,他便与相关烈士陵园联系,提供资料,协助陵园把烈士的姓名篆刻在纪念墓碑上,以此来慰藉英魂。

  9年来,周杨先后收集到40余位烈士亲属的线索信息,经过资料查阅,线索摸排,实地寻找求证,成功为江苏淮安籍烈士张永和、山东济宁籍烈士王保荣等近10名烈士家属寻找到了亲人的埋骨之地。周杨说,每一次的寻找,让自己对那段历史、对英烈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自己灵魂也是一次净化。

  受父辈的影响,周杨从小就对革命文化情有独钟。1997年开始,周杨就潜心研究红色文化,购买了大量党史、军事及地方志书籍资料,用沾满泥土的双脚探寻淮北这片革命热土的最动人的故事,撰写了70多篇30余万字的研究文章。他驱车3万余公里对周围各文物点,特别是革命历史遗址进行保护性巡查,新发现淮海战役南坪阻击战三官庙战斗遗址、新四军抗大四分校苗庄战斗遗址等革命历史遗址,填补了历史空白。他走访本地所有健在的淮海战役亲历者,搜集整理了10万余字的第一手回忆资料,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25年来,周杨收集了数百件革命战争时期的奖章、证书、文献资料等珍贵藏品。在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周杨拿出自己的藏品,参加了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红色集藏展及矿区巡展,近3万人次参观展览并深受教育。周杨还用为职工做安全培训的机会进行党史教育宣传,做报告160余场次,听众2万余人,被职工誉为“矿区红色宣讲员”。

  作为淮海战役的主战场,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但红色基因早已深深渗入淮北大地的文化血脉,也潜移默化刻入了周杨的基因,给予了他热心助人的热血。

  从2003年1月开始,周杨连续19年无偿献血计31次,累计献血(全血)量达12000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刷新”了两次还要多。他多次获得国家无偿献血铜奖、银奖、金奖,并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安徽分库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周杨主动亮出自己的党员身份,申请参加防疫志愿者工作。坚守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宣传疫情防控常识,协同社区做好出入人员体温测量、登记、卫生消毒等工作,累计测量体温1万余人次,帮助500多户群众解决生活必需品供应。周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员的初心使命。

  刁志岭,男,党员,安徽利辛人,1965年12月生,1986年4月进入利辛县人民法院工作,生前系利辛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三级高级法官。2021年12月8日上午,56岁的刁志岭在利辛县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接待群众时,突发心梗晕倒,手握案卷,溘然离世。35年,他把青春热血献给了自己钟爱的审判事业和办事群众,其经手的无数案件中,无一错案,无一起缠诉案。2022年4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周强批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刁志岭法官的先进事迹”。4月11日,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批示“是全省政法战线的先进典型、员的优秀代表”“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干部要向刁志岭同志学习”。刁志岭同志被最高人民法院追授“全国优秀法官”荣誉称号,被省高级人民法院追记个人二等功,追授为安徽省“优秀员”、亳州市“优秀员”、“亳州好人”等称号。他生前荣获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的“荣誉天平奖章”、亳州市法院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工作者”“调研工作先进个人”、个人三等功一次等。他在任庭长期间,所在庭室多次被市、县两级法院评为先进集体,被安徽省高院记集体一等功一次。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中国长安网、“民主与法制”网、安徽省新闻联播等媒体报道。

  在全国模范法官魏晶晶牺牲一周年之际,又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安徽省利辛县人民法院法官刁志岭倒在了立案窗口。2021年12月8日上午10时,利辛县居民杨某为家事纠纷到利辛法院申请立案,将诉讼材料递给坐在1号窗口负责立案登记审查工作的刁志岭。刁志岭微笑着接过材料,仔细看起来,突然头一仰,倒在椅子上。在利辛法院工作了35年的刁志岭永远地离开了他热爱一生的工作岗位。

  2021年初,利辛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先后有两名同志骨折休病假,迫切地需要一名经验比较丰富的法官来负责立案登记审查工作。立案庭庭长邵军首先想到了业务能力突出的刁志岭。“组织让我就干,必须把组织上安排的工作干好”。就这样,已经56岁在基层法院可完全“躺平”的刁志岭第二天就到诉讼服务大厅1号窗口上班了。同事评价他“业务精通,待人态度随和,对当事人热情”,是年轻人学习的榜样,更是立案窗口的“定海神针”,他到窗口后,情绪激动的当事人变少了。立案窗口的工作强度高、事情繁琐,刁志岭全身心扑在工作上,一日三餐吃在食堂,完全没把 “心肺功能弱,不能劳累”的医嘱当回事,10个月时间,他审查了3700多件民商事案件。

  2021年12月10日清早,得知刁志岭去世的消息,利辛县城居民刘勤,扔下没做完的早饭,骑着电瓶车,七拐八拐找到单位的老旧家属院,对着刁志岭的遗像三鞠躬,忍不住放声恸哭。“听说刁法官突然走了,我一定要来送送他。”1996年,刘勤的丈夫筹集了20万元,借给利辛县皮革制品厂。借款到期后,皮革厂仅归还了5万元,任凭怎么催要就是不还钱。1998年4月,刘勤的丈夫将皮革厂告上法院,气急之下人还病倒在床,刘勤只好自己打官司。她曾想送几瓶酒去刁志岭家,刁志岭却根本不让进门并告诉她:“你这样做是不信任法院,你要相信法院会做出公正的判决。”最终,法院审理认定被告单位盖章的借款合同合法有效,判决皮革厂归还原告本金、利息等23万元。“刁志岭没喝过我家一口水,一个月就判了,他是利辛最好的法官。”刘勤说道。

  “刁法官是个公正的好法官,他让我对利辛法官乃至安徽的法官都有好感。”说这句线万元的价格从利辛居民陆某处购买了一辆小轿车,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他支付了全部车款。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陈超无法到利辛办理过户手续。谁知,陆某陷入民间借贷纠纷,其名下的小轿车被利辛法院查封。陈超提起执行异议之诉后,刁志岭依法判决支持了陈超的诉请,“判决有理有据,不仅我服,被告也服。”

  从2005年1月至2016年2月的11年间,刁志岭担任利辛法院民三庭庭长,该庭主要审理各类民商事案件及企业破产案件。2006年3月,利辛县两个国有企业先后向法院申请破产。两家企业共牵涉到250余名下岗职工的安置。为维护企业和职工的利益,使职工合法权益最大化,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刁志岭主动承办这两起破产案件。他组织全庭干警对案件做多元化的分析讨论,深入破产企业了解职工的想法和要求,向他们宣传法律和法规。在刁志岭的努力下,财政、劳动、土地、工商、税务等部门抽调人员成立破产清算组,专门负责破产企业的管理、变卖和分配等事宜。两起破产清算案件均在5个月内高效审结,共追回非法转让资产200万余元,为208名职工兑现工资、养老保险金近800万元,有很大效果预防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保护了破产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不论民间借贷案件标的额大小,刁庭长都十分仔细严谨,有一件标的额只有4000元的小案,是21年前发生的借款,他没有以超过诉讼时效驳回诉讼请求,而是耐心调解,化解了纠纷,原告主动撤诉。”书记员王小宇说。

  刁志岭担任民三庭庭长期间,民三庭因为破产审判等工作成绩突出,被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记集体一等功。更让同事们称道的是,在刁志岭的培养和带领下,民三庭培养出了4位庭长和多位副庭长。院里干警都说民三庭是庭长培养基地。细微之处见人品,刁志岭1986年考进法院,当了7年半书记员,他手写的庭审笔录是样板,卷宗整理得就像刀切的一般。刁志岭经常说,法官的职业就是办案,案件审判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法官的业务水平。刁志岭制定的工作目标,细化到每季度、每月、每周,通过月初调度、月中督促、月末完善,结案率稳步提升。在他的带领下,民三庭率先推行审限警示制度。刁志岭自己潜心学习业务知识的同时,经常带领全庭干警学习新的法律知识,组织讨论疑难案件,集思广益,以案学法,提高法律适用的能力和审判质量。利辛法院家事审判庭庭长、原民三庭副庭长李美萍评价他“渊博的法律知识、精通的业务能力、善良的道德品质、温和可亲的性格,让大家信服、钦佩。”

  刁志岭先后办理了1000余件民商事案件,从没有当事人反映他办案不公,也没发生信访事件。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35年,将生命献给了审判事业。他把真干作为本分,把实干作为责任,把苦干作为追求,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是做一个忠诚履职尽责、守护公平正义的法官,无愧于人民的法官。

  高艳,女,1965年10月生,砀山县葛集镇葛集村村民。2010年高艳之子葛宇航在执行消防任务中英勇殉职,年仅22岁,同年4月9日,公安部批准葛宇航同志为革命烈士,追授个人一等功。高艳把失去爱子的剧痛深埋心间,化悲痛为力量,把对儿子的无私母爱转化为对广大消防官兵的博爱,把对儿子的歉疚和思念寄托在山东聊城消防救援支队每一位年轻孩子身上。自2010年起,她年年都会带着家乡的特产和亲手制作的水果罐头来到儿子生前的部队,看望消防队员,12年累计送出梨和罐头达4000余箱,将这份深情厚谊洒进了消防员心中。她先后荣获砀山县首届“梨乡十大杰出母亲”、山东省全省消防救援队“好母亲”特别奖、砀山县2020年度“最美军属”、2021年“安徽省最美拥军人物”,高艳家庭获评2022年度“全国最美家庭”。

  高艳是砀山县葛集镇一位普通的妇女,今年56岁,和丈夫葛令森在镇上的农贸市场经营一家活禽售卖店。高艳和丈夫为人随和真诚,忠厚善良,在家乡有很好的口碑。他们一共育有3个子女,家庭和睦,家风淳朴,夫妻二人一直教导子女 “爱国爱家、舍己为人、担当奋进”,这些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

  2005年底,高艳把17岁的独子葛宇航送去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消防战士,儿子入伍后,高艳经常写信勉励儿子要好好学习知识,服从领导安排,脚踏实地,苦练本领,发挥聪明才干,做一个好战士。每逢儿子休假回家,高艳都会给儿子的行囊塞满亲手制作的罐头,叮嘱儿子让部队上不能回家的孩子们都尝尝家里的手艺。葛宇航在母亲的叮嘱下,刻苦训练,体质和业务能力迅速提升,很快就成长为队伍骨干,因踏实肯干,业务能力强,于2009年任山东聊城市公安消防支队莘县武阳中队战斗班班长。

  2010年4月7日10时58分,山东聊城市阳谷某公司预处理车间发生火灾。战斗班班长葛宇航带头冲进火海,像往常一样冲在最前面,与战友奋力阻挡火魔的肆虐。突然,厂房在高温烘烤下发生垮塌,葛宇航用肩膀撞开身后的2名战友,自己却被垮塌的墙体砸中,经抢救无效,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2岁。2010年4月9日,公安部政治部批准葛宇航为烈士,山东省公安厅党委批准追认他为党员,追记个人一等功。

  爱子牺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楚让高艳悲痛万分,但她毅然选择把失子之痛深埋心底,把对儿子的思念倾注到广大消防队员身上,把对儿子的眷念寄托在消防救援工作上。葛宇航被追认为党员,她把儿子当兵以来寄回家的8000余元津贴取了出来全部上缴给党组织,替儿子缴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党费。高艳说:“儿子是消防部队培养的好兵,也是党培养的好党员,用儿子的津贴交党费,算是完成了孩子的一个心愿。”

  从那一年起,儿子生前的部队就成了高艳的精神寄托,她和丈夫年年都会带着家乡的特产和亲手制作的水果罐头来到部队,看望消防队员,和他们谈心,叮嘱他们照顾好自己,执行任务一定要注意安全。从洗水果到装罐头,高艳都亲力亲为,她说:“看到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们这么辛苦,我就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他们是人民的英雄,也是父母的牵挂,在我心中,这些孩子们就是我的家人、我的孩子。”

  每年水果罐头做好后,高艳和丈夫葛令森就驱车三四百公里,把自制的罐头、自家的梨子给聊城市的消防队员们送去。这一送,就是12年,12载春夏秋冬,12载风雨无阻,从家到部队这条路已深深烙印在高艳心中。12年来,花了多少钱,跑了多少路,她从没算过。“我没算过这个账,我也不想算这个账。孩子们喜欢吃,我们俩就高兴。”高艳从不向部队提任何要求,来到部队就与消防队员们同吃同住,看完这些孩子们,第二天就启程返回。每次来到部队总要一一记下新队员们家中的通讯地址,回到家中就给队员家人们邮寄水果、罐头。这些年,高艳寄送出的梨和罐头已超过4000余箱,但她却坚决拒绝收钱收物,这份深情厚谊感动了消防队员,也温暖了消防家属。

  “送你去当兵,成为一名消防战士,是妈妈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选择,也是我这辈子最骄傲的事。”2020年,葛宇航牺牲十年之际,高艳在纪念儿子的信中这样写道。

  为了接续儿子的事业,父亲葛令森志愿加入了当地乡镇消防队,践行“火焰蓝”的神圣使命,热情参加当地消防工作,多次深入火场,守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高艳积极参加县妇联的公益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活动,通过“微党课”向村民讲述儿子短暂而光荣的一生,引导基层群众感恩时代、奉献社会。2019年高艳被山东消防总队授予“好母亲特别奖”,2021年获评“安徽省最美拥军人物”,其家庭获评2022年度“全国最美家庭”。

  高艳身体力行,始终坚守弘扬着宇航的遗志,弹奏出大爱无疆的爱国音符,她用涓涓温情的举动迸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着美好的家国情怀。

  5.蚌埠市孙树兰、张都柱:夫妻16年照顾孤寡老人成“亲弟妹” 44年善举人生温暖邻里成“特派员”

  孙树兰,女,1952年5月生,党员,张都柱,男,1951年7月生,群众,夫妻二人均为安徽省蚌埠市农业机械厂的退休工人,现住蚌埠市淮滨街道国购广场社区。他们曾经无微不至地照顾一位残疾的孤寡老人16年,直至老人去世。平凡的岁月里,夫妻俩为邻居排忧解难近万件,被大家称为天天送温暖的“特派员”。不管是住在陈旧落后的职工宿舍,还是人员繁杂的安置小区,有他俩的地方就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周围邻居从“相见不相识”到“小区一家亲”!他们夫妻二人热心公益,曾志愿参与淮河防汛巡堤26天,疫情防控期间,连续执勤92天参与小区疫情防控。夫妻俩牵头成立的“老姐妹暖心团”,服务独居老人120余人次;“老爷爷小课堂”照顾课余无人看护的孩子3000余人次。他们的善行感染更多的人参与,爱心队伍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他们先后被评为“蚌埠好人”“淮上好人”,蚌埠电视台等媒体对他们夫妻二人的事迹进行了多次报道。

  孙树兰、张都柱在蚌埠市农业机械厂工作时,由于单位效益不好,结婚后住在狭小的单位宿舍,生活起来诸多不便。新婚第三天带着喜糖“串邻居”的孙树兰看到邻居里有位无儿无女的工友叫曹景州,身体残疾,无法正常生活,做饭、洗衣服都很吃力。张都柱夫妻看在眼里,自此和老曹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衣食起居到拉呱聊天,对老人的关心和帮助整整持续了16年,直到老人安详离世。十六年的平淡岁月里,孙树兰夫妻经常给曹景州老人送去生活必需品,家里做了好饭菜,也一定会给老人送一份。逢年过节,夫妻俩总是拎着鸡、鱼、肉为老人做一顿丰盛的饭菜,老人家的大事小事,都包了下来。身体哪里不舒服,他们总是主动带老人去买药看病。老人摔倒后不能下床,连原先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 孙树兰与丈夫开始担负起了繁琐的护理工作,端汤送水、洗脸洗脚。卧床半年,本是孤寡的老曹家里清清爽爽,床上干干净净。老人唯一的远房侄女因为工作没接到老曹的班,心里对老曹有了意见,多年不联系,直到逝世时才来吊唁。听到别人说老人这么多年的生活都是孙树兰夫妻帮衬的,她惭愧地抱着孙树兰大哭:“姑呀,你一个不相干的人对我叔这么好,我这做侄女的太不应该了!”

  曹景州老人生前不止一次热泪盈眶地对大家说:“孙树兰、张都柱两口子是我的亲弟妹,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周围的邻里只要提到孙树兰夫妻,都竖起大拇指:“能照顾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这么多年,就凭这一点,他们就值得让人敬佩,更别提为大家做过这么多的好事。”

  提起孙树兰夫妻俩,邻居们纷纷说,他们是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老职工们说,他们是厂里宿舍的“管理员”;遇到难事的街坊说,他们是有难必帮的“救急员”;社区干部说,他们是紧急时刻的“战斗员”、文明创建的“劝导员”、巡逻打更的“治安员”、禁毒禁赌的“宣传员”……最后,大家给夫妻俩统一了称呼:送来温暖的“特派员”。

  早年夫妻俩住在老机械厂的宿舍,都是六七十年代老房子,因为厂里效益不好,基础设施年久失修,也没有物业,老两口当起了不拿工资的管理员。从水电到环境,从户外到室内,从管线到家电,夫妻俩随叫随到,这一干就是30多年。老职工们都记得1998年7月的那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住在大院门口的孙树兰夫妻俩半夜发现水往院子里倒灌,他俩想:等到天明,非得把各家都淹了不可!二话不说,孙树兰打伞,张都柱挥铁锨,夫妻俩开始“防汛抢险”。第二天,大家才发现,院子外的水比家里高了近半米,院门的“堤坝”上筑的是小夫妻俩的被子,那一次,两口子都发烧住了院。大院里,刘家媳妇忘不了临产时家里没人,是孙树兰两口子送她到医院,结果半路上孙树兰帮着接生了她家大胖小子。小余两口子记得高二的孩子叛逆离家出走,是孙树兰夫妻俩带着邻居们找了一天一夜,把孩子堵在火车站。院子里老王常说,那年犯心脏病,是张都柱背着他一口气跑了近6公里赶到医院,让他能多活了这么多年……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2017年,政府进行棚户区改造,他们从原来破旧的农机厂宿舍搬到了新建的国购广场小区。大家说,这回这两口子的义务“管理员”可以退休了,却没想到,夫妻俩又红红火火地开始“下岗再就业”。国购广场社区还原的企业退休老职工比较多,大多帮着子女带孩子上学,有的老伴去世成了孤寡老人。张振玲老人是社区的失独老人,老伴走的也早,只剩下一个孙女和她相依为命。孙树兰和张振玲虽不是一个厂退休的,但在知道张阿姨的情况后,便时不时上门问候,陪她说说话解解闷,有时也会带着自己的小孙女一起,张阿姨逐渐感受到孙树兰和社区带去的温暖,脸上的笑容也变得多了。2017年夫妻俩觉得单枪匹马帮助邻里作用有限,孙树兰拉着30多名老姐妹成立了“老姐妹暖心团”,给独居老人送去温暖;张都柱也不甘示弱,拉着20多个老弟兄办起了“老爷爷小课堂”,给大家照顾课余无人看护的孩子。自成立以来,孙阿姨“老姐妹暖心团”组织关爱活动120余人次,张大爷的“老爷爷小课堂”也看护孩子3000余人次。

  社区书记刘鑫算了一笔账:从搬入国购广场小区至今5年,孙树兰夫妻俩主动参与政策宣传、环境整改治理、矛盾调解、关爱慰问等约200多场次。2021年淮河防汛,老两口主动志愿巡堤26天。2022年疫情防控,老两口张贴通知宣传单200余份,对外来人员进入小区登记管理,测温,发放通行证5000余张,在疫情防控岗位上至今坚持了92天。

  44年来,不管是在老宿舍区的“小张小孙夫妻俩”,还是新小区的“孙大妈张大叔老两口”,他们一直都是邻居们的贴心人。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夫妻俩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让慢慢的变多的人向这两位送温暖的“特派员”看齐。“同住在一个小区里,大家都需要互帮互助,邻里间和睦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温情,更加幸福。”老两口笑呵呵地说。

  陈增贵,男,1960年3月生,党员,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龙升粮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诚信为金”是陈增贵最坚定的信仰。在艰辛的创业路上,他始终不忘诚信誓言,将农业合作社办成省级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农户增产增收;通过免费供种降低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收购价格及二次返利,让农户们每亩地平均增加170多元净收入,12年来合计为农户增收近百万元。身为残疾人,他感恩社会回报乡里,千方百计帮助身边残疾人就业、创业,至今已经帮助100余位残疾人过上小康生活。2020年,先有新冠疫情,后有洪涝灾害,他的农业合作社损失惨重,但他不忘约定,宁愿负债也要按时发放土地流转金,不欠农户一分一毫。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安徽好人”“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马鞍山好人”“马鞍山市首届残疾人自强模范”等称号。

  陈增贵出生于当涂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4岁时因脑膜炎后遗症造成腰椎变形。陈增贵说,当时在村里,说起他大名没人知道,但说起他的绰号“歪头”大家都知道。

  “管别人怎么说呢!”陈增贵为此发奋读书,1979年高中毕业后顺利参加工作。然而,工作没几年的他在一次生产事故中被截去左手四指,鉴定为肢体三级残疾。当时,工伤补偿政策还未完善,加之所在的乡镇企业刚刚创办,也无财力补偿。企业负责人无奈中愧疚不已,没想到陈增贵反而安慰起他来。“没事,我右手指还在,等我治疗结束后还会回来上班的。”重新再回到工作岗位后,陈增贵依然勤勤恳恳,事事抢着干、时时走在前。因表现突出,28岁就被提拔为副厂长。

  事业上的顺风顺水并未换来家庭的和睦幸福,不久后,他的哥哥在营救一位遇险村民时不幸受重伤,最终不治身亡。弥留之际,哥哥要他照顾好3个未成年子女,陈增贵含泪一口答应,只要自己有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他们。当时,哥哥3个子女中,年纪最小的才3岁,最大的不过10岁。料理完哥哥后事后,陈增贵便义无反顾承担起抚养哥哥遗孤的重担,把孩子一个个往课堂里送。别人家孩子有的,他想方设法要让侄子侄女拥有。陈增贵竭尽全力支撑着这个家,用坚强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怀为侄子侄女遮风挡雨。

  说起陈增贵的大爱义举,附近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赞道:“老陈对待侄子侄女就像亲生儿女一样,吃了很多的苦,换作别人很难做得到。”“老陈为了侄子侄女,甘愿吃苦受累,他的无私大爱,为全体村民树立了榜样。”

  2000年,当涂县原龙山桥镇政府利用太仓村村办粮油加工厂组建镇办粮油公司,在向社会公开对外招标中,陈增贵成功中标。刚接手镇办粮油公司时,陈增贵意外发现公司账户上凭空多出了18万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一查得知,竟是合作商汇款时多汇了一个零,将2万错汇成20万。陈增贵立即主动联系对方要退还多“收”的18万元,当对方在得知真相后非常感动,当即表示多汇的钱就当做是订货预付款。正因诚实守信,陈增贵成了对方最忠实的生意伙伴,双方合作至今。

  202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春有疫情,夏有涝灾。陈增贵创办的合作社遭受重大损失,春天100亩蔬菜卖不出,夏天500多亩农作物泡在水里半个月,亏损100多万元,需要支付给农户的每亩800元土地流转费没了着落。看他受灾,有的农户主动提出可以缓付土地流转费。可一想到土地流转协议书上的黑字承诺,陈增贵坐不住了,“既然有约在先,再困难也要履约。”他东凑西借筹措50多万元,按时足额支付,不差农户一分钱,而他为此多背上5万多元的利息。

  2022年3月中旬,当涂突然暴发疫情,市面上的生活物资需求一时陡增,但陈增贵始终秉承“薄利润,不断货,不涨价”原则,每天向市面投放几千斤平价蔬菜,坚决不加价。“和往年相比,合作社在疫情防控期间每天接到的订单翻了3倍多,一些客户打来电话,想以高价收购,都被我婉拒了。”陈增贵说,他们给商贩的批发价是多少,就在市面上卖多少,坚决不涨价,努力保证农副产品的生产和供应,为疫情期间稳定当地农副产品价格,保证市场供应立下汗马功劳。

  身为残疾人,陈增贵深知残疾人生活的艰难。他始终牢记助残誓言,2012年在县残联支持下,将自己2年前创办的粮油公司所属合作社建成了残疾人扶贫基地,优先安置残疾人就业。

  村民汤某患有先天性下肢残疾,但能操作拖拉机,而合作社用拖拉机拉活又较多,他总是多安排汤某作业创收,农闲时让他帮忙分拣蔬菜,汤某每年获得劳务费就有2万多元,最终摘掉贪困户帽子。在陈增贵的合作社里,光残疾人就有35位,享受着合作社的一切优惠待遇。陈增贵还优先把残疾农户作为订单对象,光每亩地就为他们增收240元。

  无私的付出,换来了沉甸甸的荣誉,他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好人”“安徽省农民创业带头人”“马鞍山市农民创业带头人”“马鞍山好人”“马鞍山市首届残疾人自强模范”“马鞍山市十佳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他说,要重新“归零”再出发,快速推进蔬菜粮油绿色生产,加大吸纳周边更多的农户和残疾人加入合作社,帮助乡亲们实现共同致富。如今乡村振兴整扬帆起航,陈增贵决心带领更多的村民一同画出一幅农业更强、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董志强,男,1979年9月生,宣城市宣州区沈村镇胡村回族村岳西村民组村民。因一场车祸,董志强高位截瘫,但他凭着顽强的精神、坚韧的毅力,用一根小竹棍开辟了创业的道路。十一年来,他自学网络,在网络上开设了“菜市”帮助村民买卖蔬菜和土特产增收致富,还加入公益组织“宣城市蓝天救援队”,参与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用行动诠释着自强不息,用自己赤诚的爱心谱写着动人的诗篇。他先后荣获“宣城好人”、2020年“感动宣城提名奖”,事迹先后被人民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报道。

  11年前,刚满32岁的董志强开了一家服装厂,做着小生意,生活虽不富裕却很满足。但厄运在一瞬间降临,2011年5月3日,是董志强永生不能忘记的日子。晚上8:30左右,董志强像往常一样骑着摩托车前往客户家,当驶入一个弯道时,摩托车突然侧翻,他当场昏迷。睁开眼睛时,他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动弹,除了头和肩颈,身体全部失去知觉,医院确诊为高位截瘫。失去劳动能力的他躺在床上一动也不能动,只能靠妻子和父母的照顾。父母为了照顾他,丢下所有的事情。为了医疗费,借遍了所有亲友,家里一贫如洗债台高筑。

  暴躁、颓丧、绝望……等不积极的情绪充斥着他的内心,他整日闷不吭声,彻底断绝了与外界的联系。时间在苦闷中慢慢向前移动,就这样过了三年,看着一直照顾在身边的父母,他明白:“自己坚强地活下去,才是对父母最大的报答。”“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振作起来,生活已经这样了还能更糟到哪里去呢。”于是,董志强让父亲把床搬到了靠近村道附近,这样一来,每天就能透过窗子看到外面发生的事情。看到村民和车辆经过,他感觉生活多了一些色彩,心情开阔了,董志强的精神情况也好多了。

  2015年的一天,村里的伙伴像往常一样来看董志强,他们贴身携带的一个新物件——平板电脑,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一个巴掌大的屏幕上点来点去,不仅能放歌看视频,还能上网搜索资料,那股新鲜劲,他至今记忆犹新。很快,董志强就托弟弟买来了一个全新的平板电脑。从此,跌入深渊的心仿佛被人猛然推开了一扇门,一束束明亮的阳光照了进来。“就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他说,自那以后,几乎每天娱乐休闲、获取知识全都靠它。一向不爱说话的董志强,也变得愿意主动交流了。

  有了平板电脑,但因为双手不能动弹,操作它成了一件困难事。于是他思前想后,让父亲削了一根竹棍,绑在了平板电脑自带的触控笔上,然后慢慢用嘴叼起来,学着一点点操作屏幕上的功能区域。如今,他已能熟练地用嘴巴代替手指,操作着平板电脑。使用上智能电子设备,打开了董志强的视野,也给他带来了“创业”的灵感。

  父亲很早就在村里开了间超市,来来往往的村民很多,在一次次交谈中,总能听到村民们抱怨“买菜难、买菜贵”的问题。“能不能在网上搭建一个平台,为村民实时提供购买新鲜蔬菜的服务。”一个想法在董志强的心底冒了出来。很快,他就通过平板电脑开始查询资料,然后委托第三方开发了一个叫“贰仁菜市”的小程序。小程序里鱼、肉、水果、蔬菜等八大类近两百个品种的食材应有尽有,村民们当天下单,次日上午10点前就能送至附近的自提点领取。有些村民要卖土特产,董志强也能用小程序帮他销售。利用小程序,董志强赚到了他的“第一桶金”,微不足道的数字,虽然还不够吃一顿像样的午饭,却让董志强重新点燃了希望之火,“我不是废人!我重生了!”为鼓励扶持董志强自主创业,2019年镇残联为董志强申报了残疾人个人创业扶持项目,宣州区残联将3000元的创业扶持项目资金打卡发放到位,支持和鼓励他创业。

  如今,他在朋友圈卖起了宣城市南漪湖咸鱼干,请了5个村民收购、洗晒、腌制、打包鱼干,其中还有1位是脱贫户。他的咸鱼干也在朋友圈卖得越来越火。关于未来,他还表示要利用直播电子商务平台让“贰仁菜市”的品牌被更多人知道,更好地帮助村民一起共同致富。

  生活有了支点,董志强的兴趣也愈发广泛起来。2019年夏天,台风“利奇马”袭击宣城。董志强在网上关注灾情时,多次看到宣城蓝天救援队在灾区参与救援的报道,深受震撼。“很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做一些有意义的事!”董志强在网上搜索了很久,终于找到宣城蓝天救援队队长苏成龙的电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给对方打去电话,说自己也想加入蓝天救援队。担心人家拒绝,他没敢说自己是高位截瘫,只说自己是残疾人,不能参与现场救援,但线上的收集记录工作都可以。

  2019年9月1日,40岁生日那天,他如愿加入了蓝天救援队,主要做后台跟踪任务。“只要有做公益的心,总能找到符合的岗位。”董志强一直记得队长苏成龙的话。接下来的日子里,董志强每天都全勤参与救援任务。哪位队员参与了什么任务,用时多长,结果如何……董志强依然是叼着那根竹棍,晃动着脖子细细统计下来。

  2020年初,因新冠疫情影响,武汉被迫封城,董志强和其所在的蓝天救援队第一时间就派遣了五名队员前往武汉,董志强因自身原因虽然没有办法亲临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但是他立足于自身所在的蓝天救援队后台数据秘书岗位,运用大数据网络站点平台为一线的志愿抗疫人员保驾护航。2021年河南郑州暴雨期间,董志强和其所在的蓝天救援队成员同样热情参加暴雨抢险工作,董志强运用大数据网络站点平台调配物资,统筹人员安排,为前线参与防汛抢险的人员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信息保障。不仅是在参与全国各地的疫情防控、突发险情中,董志强积极作为,在自己家乡宣城市宣州区的防汛抢险和疫情防控中,董志强同样积极作为,和蓝天救援队的成员们一同为家乡的平安稳定添砖加瓦。

  三年来,从抗疫到防洪抢险,再到各种有需要的地方,董志强已经参加了300多次救援任务。每一次,队友从前方传回执行任务的视频、图片,都让他感觉自己在现场,他经常说队友就是他的脚和眼,他们所到之处,就有他的足迹。

  嘴中竹棍咬着的一端早已磨损得厉害,但他仍然舍不得更换,“这是我老朋友了,也是我生活的全部支点。”董志强笑着说。董志强用顽强的精神、坚韧的毅力,深刻诠释着什么是“自强不息”,也用他传奇的人生回答了什么是“世界以痛吻我,我仍报之以歌”!

  8.池州市潘至胜、潘秋女:“伉俪先锋”扎根乡村办实事 保电供水抢险助农美名扬

  潘至胜,男,1964年3月生,党员,石台县七井山八棚村居民、七井供电服务站站长。潘秋女,女,1968年7月生,党员,石台县七井山八棚村居民、七井山“东水西调”饮水工程管理员。潘至胜“管电”,潘秋女“管水”是活跃在安徽石台县七井山上的“伉俪先锋”,多年来夫妻俩无数次为当地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难题,他们爱岗敬业、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情怀让人称道,被父老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七井山的“电父”“水母”。他们俩被评为“安徽好人”“池州好人”“最美池州人”等称号。

  七井山位于石台县东北部,海拔在500-1100多米。长期以来,当地路途偏远、条件艰苦,鲜有人愿意长期驻留。1987年,当地成立农电管理站,由于潘至胜熟悉发电设备和原理,技术也在行,安排他去担任技安员;他刻苦钻研,很快掌握了站内水轮机修理、排蓄故障清除等工作,还负责协助七井各村的电工维修工作,成了名副其实的“电力通”。1993年,潘至胜被安排到石台供电公司做技安员;2014年他兼任供水维护管理工作;2019年6月份至今,他一直担任七井供电服务站站长。

  潘至胜勤勉工作的背后始终离不开妻子潘秋女的支持。为了缓解丈夫的工作所承受的压力,潘秋女主动当起助手的“角色”。七井地区由于地势和气候因素,水资源匮乏。为解决当地群众吃水、用水的生活生产难题,从1994年开始,石台县政府到七井山进行勘探,设计实施“东水西调”工作,架设管道,将与贵池石门与青阳南阳交界处的水源由东向西引入七井山。工程虽已完工,但由于海拔高、环境复杂,常常会出现停水现象,而水源管道维护抢修又成了新的难题。

  2014年8月,七井八棚村主干道附近出现了长时间停水情况,当地政府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连续检修了两周,依然没解决,一时间,这块“硬骨头”让大伙犯了难。这时,大伙想起了潘至胜,老潘经过多次走访研究,他断定是气流问题影响了水源流通,于是实施打孔排气作业,并带领技术员成功恢复了正常供水。政府有意让潘至胜来负责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工作,老潘考虑到当下供水对整个七井山经济发展有着关键作用,也是老百姓的急需,他和妻子潘秋女商量先代理“三个月”。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三个月过去,八棚村没停过一次水。优质的服务让当地群众都请求这对“伉俪先锋”一直管理下去,夫妻俩一商量决定好事做到底,就这样开启了供水“生涯”。经过夫妻俩的艰苦摸索,为后期保障供水通畅打下坚实基础,当地百姓再也不会为停水犯愁了。“那些吃的‘苦’总算没有白费,这事情干着也有个‘乐’。”回忆往昔,潘至胜欣慰地说。

  2016年冬,大雪飘洒在七井山峦间。潘至胜接到通知,当地一处高压电线杆上的低压线,结冰负重造成断线并掉落地面,极易引起路人触电危险,需要马上抢修。当时大雪封山,山下的抢修队鞭长莫及。寒冰阻隔,周边村组抢修员也爱莫能助。为了把风险降到最低,潘至胜决定即刻抢修。妻子潘秋女了解这一个天气下一个人作业存在很大风险,她主动背负起工具,与丈夫一步三滑蹒跚前行。经过4个小时的跋涉到达故障点,此时电线杆上已附着厚厚冰雪,潘至胜只得拿出锤子清理冰层;就这样,敲一截,爬一截。在二人的努力下,他们顺利地完成抢修,及时恢复了供电。偶遇他们的乡亲们都被这一对风雪中“伉俪先锋”所感动,“夫妻抢险队”的美名便传开了……

  2017年,潘秋女已能独当一面,当地政府决定由她正式接管供水工作。潘秋女接手后,一刻也没有歇过,一辆小三轮、一个工具包、一顶安全帽算是她的基本配置,白天黑夜“连轴转”是她的常态。随着工作的深入,她水源管理维修的技艺已经炉火纯青。如果出现停水情况,她总能在最快时间,在交错繁杂的供水网里找到故障点,并马上实施抢修,这一点就连潘至胜也自叹不如。长时间工作的积累,她的听力已经变得异常敏锐,在不带专业听水器的情况下,潘秋女都能听到地下1、2米处的水流动静,因此,村民们还给“水母”潘秋女起了个绰号——“顺风耳”。

  然而,“水母”的工作也并不是一帆风顺。2018年2月8日,潘秋女在后山开展抢修时,不慎跌断了三根肋骨,无奈之下她住进了医院。“秋女,你辛苦了,正是你的及时抢修,保障了大家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八棚群众感谢你。身体第一,好好养伤,祝你尽快康复。”第一时间,当地政府送去慰问。她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因为她心里在乎的并不是荣誉和奖励,而是肩上的责任和党旗下的誓言。康复后,潘秋女并没有打“退堂鼓”。在田间地头,村头巷尾又活跃起她的身影。正如她常说的那样,既然答应做一件事,就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不讲条件,不留“烂摊子”,肋骨虽然摔断,老百姓的水决不能断。

  上世纪末,七井山是个人均年收入只有八、九百元的贫困山区。近年来,当地不断调整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挥七井山地区高寒山区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全力发展高山蔬菜产业。七井山上高标准的避雨栽培蔬菜大棚鳞次栉比,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道“靓丽”风景,这也代表着需水量的激增。如何在有限蓄水中,综合协调好生活用水和农业滴灌之间的平衡成为一道新课题。为了更合理化用水,潘秋女想出了一套“笨方法”:在晚上12点之前,让大棚里的滴灌阀门一直打开,用于灌溉;到了晚上12点潘秋女就挨家挨户田间地头地跑,去关闭滴灌阀门,保障第二天的生活用水。每天晚上她都要跑30多个点关闭阀门,才能安心回去睡觉。

  有人问潘秋女工作这么辛苦,收入一定很可观吧,她坦然地笑了笑说:“说实话,一开始我们接这个事,还真不是冲着钱来的。我们想的是,作为七井的一份子,既然自己有一技之长,何不做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看到群众都依靠发展高山辣椒等产业增收致富,日子红火了,家乡发展慢慢的变好,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为群众办实事,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们党员应尽的责任。”

  如今,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一棵棵绿油油的可人菜苗,一片片高标准的蔬菜大棚,一幅幅振奋人心的生产画面,不由让人喜上眉梢。随着大规模、商业化大棚蔬菜的广泛种植,当地村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口袋”也渐渐鼓了起来。每当说起这段跨越式发展的佳话,见证这一华丽嬗变的村里人,无不对村里的水电专家潘至胜、潘秋女夫妇心怀感激和佩服。

  许康康,男,1990年11月生,潜山市王河镇王河村人。在工友将要向后侧翻的危急时刻,90后小伙子许康康,用双手奋力将同伴推举上平台,挽救了对方的生命,保护了一个家庭,自己却从10米高处跌落,造成高位截瘫,留下一个风雨飘摇的家。那一刻来不及思考自身安全的本能选择,却展现出善良勇敢的人性光辉。他荣获2021年12月“安庆好人”,同年被评为安庆市见义勇为一等奖,在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评选中荣获“天天正能量”特别奖,2022年获评“安徽好人”等。

  2021年11月16日上午,许康康和工友王生在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月塘镇双告山村一栋小洋楼里做装修。这栋4层高的小洋楼内有一部回字形楼梯,扶手尚未建好。从高处向下望去,这部回字形的楼梯就是一口深井。王生扛着7米长木板走在前,许康康紧跟其后。当两人即将登上3楼半小平台时,过长的木板撞到墙上,王生失去重心,身子不由自主地向后倾斜,眼看就要向下倒去。千钧一发之际,身后的许康康喊了一声“小心!”王生只觉背部有一双大手使劲将他一推,满满的冲力让他站稳了脚跟,王生刚拎紧的心才刚刚放下,去听见身后传来一声“啊……”的喊声,王生回头,眼前一团黑影簌地坠落,“砰”的一声,许康康重重摔在一楼水泥地面上。

  许康康顿时失去知觉,被送往当地医院做紧急手术。经诊断,许康康颈椎断裂,脊椎断裂、骨折,一节粉碎的颈椎骨被切除,换成一块钢板支架撑在他的身体里。当他再次睁眼时,身上插满了管子,颈部以下失去了知觉,医生诊断为高位截瘫,以后可能再也站不起来。“若不是他用力推举,摔下去的肯定是我,现在我天天祈祷他能尽快康复。”每每想起那天的惊险瞬间,王生五味杂陈,眼泪止不住流。

  ;家住潜山市王河镇王河村的许康康是家中独生子。因家境一般,他早早外出打工。虽然生活并不是很富裕,可每年打工回家,看望邻居五保老人许良超却是许康康雷打不动的习惯。潜山有腊月二十四前打扫房子迎新年的习俗,他每年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去王河街上买新扫帚为许良超家清扫房屋,一起带过去的还有家中的新稻米、几百元的过年费,生怕老人冻着饿着。

  “许康康一直都是热心肠。福建打工的王河人,只要他能帮忙都会帮。请老乡到家中吃饭、帮老乡联系活儿,也许这些都是小事,可对于在外打工的人来说,这就是家乡人的温暖,从福建回来的王河人常常对他赞不绝口。”王河村书记许贻诚说。

  为救工友摔成高位截瘫,意外的发生让家人陷入了无尽的悲伤之中,许康康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父亲为儿子的医疗费,仍在卖力工作,妻子江林燕将两个年幼的孩子托给娘家人照顾,留在许康康身边悉心照顾,村里的老宅只剩下许康康80多岁的奶奶独守在家。听说他因救人摔至瘫痪后,老家王河村的村民连夜赶到村委会,你五十我一百的捐款。许康康奋不顾身救人的善举也感染了很多人,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有的还开车赶往他所在的安庆市博爱医院康复科捐款。在医院第一次看见浑身插着管子的儿子时,许康康的母亲王清化心都碎了。“儿子现在摔成这样,我心痛得不得了。但是我也很骄傲,他是为了救人,这是做好人好事!他现在意识清醒了,每当有人来看望他的时候,他的眼神里都告诉我要对别人说感谢!”

  “那一刻我哪想得到许多,就是想着不能让人家摔下来,会没命的”。这是昏迷前许康康说的最后一句话。能在“他人遇到危险,救人也有危险”的关键时刻,做到临危不惧,奋不顾身救人,是他平日里“乐于助人”的本能行为。那奋不顾身的一推,是心中大爱释放能量的高光时刻。刚过而立之年的他虽然不能行动自如,但倾尽全力的推举,让秉性善良的朴质本色,在天地间婉若惊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