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体会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您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档

长三角|“田歌之乡”唱出绿色生态新乐章

来源:华体会官方网页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4-07-23 06:35:44

  站在嘉兴姚庄镇丁栅村洪字圩的小桥上远眺,“一弯活水绕村走,两岸杨柳随风绿,灰瓦白墙农家院”的美景处处透露着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

  丁栅距离上海青浦区金泽镇不到15分钟车程。有着千年历史的丁栅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善田歌的主要发源地。如今,丁栅人正在这片土地上唱出一曲绿色发展新乐章。

  “四个姑娘去踏哎欧哎嗨嗨车啊,四顶呀啊箬帽手里拿……”嘉善田歌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建中高昂悠扬的歌声仿佛将人一下拉进了广袤的田野间。“田歌本来是农民干活的时候唱的,给自己增加点乐趣,还能消除疲劳。”说起嘉善田歌,高建中娓娓而谈,“嘉善田歌有7种曲调,滴落声、急急歌、落秧歌、大头歌……各有各的特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丁栅是嘉善田歌的主要发源地,有着“田歌之乡”的美誉。2008年,嘉善田歌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然而,跟着时间的流逝,唱田歌的人慢慢地少。作为传承人之一的高建中,自觉身上担子很重,对于如何能更好地传承田歌,她也想了不少法子。“疫情前,我每周一都会到丁栅中心学校教小学生唱田歌,培养小孩子们对田歌的兴趣。”

  在培养“小传承人”的同时,如何将田歌“传开去”也是一个难题。从吴语方言到普通话创新,从无伴奏到加入西洋乐器,从田间传唱到登上全国舞台,为了让悦耳的田歌声能一直飘扬下去,聪明的丁栅人动足了脑筋,促使嘉善田歌一直在变化、创新。

  丁栅共有13个自然村,洪字圩是其中之一。一栋栋农房沿着河岸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白墙黛瓦与成荫绿树相映成景。“以前这里真的是脏乱差咧。”丁栅村党委书记陈建惠说道,“那时候村民的房子比较破旧,违章搭建也比较多。”他指着东面一个新建的亲水平台说道:“那里以前都是违建,路都走不通。2016年的时候,我们将临河小路上的违建统统拆除,将路打通。随后改建了亲水平台,成为一个新景点。”

  宽阔的河面上,两位工作人员正坐着小船,打捞沿河水草。“我们请了专门的第三方保洁公司来维护河道清洁。以前到了夏季,水葫芦污染相当严重。如今也快到季节了,工作人员会提前准备好,避免水葫芦泛滥。”陈建惠说。

  如今水清岸绿、屋舍俨然的洪字圩只是丁栅发展的一个小缩影。作为姚庄“桃源渔歌”风景线上的重要节点,三面环河的丁栅该如何因地制宜,做好“水”文章,对丁栅人来说是一道难度不小的考题。“姚庄镇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先行启动区之一,我们也正积极思考,如何将美丽风景转化为‘美丽经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风貌和村民的生活水平进行提升。”陈建惠说,“这里起步比较早,虽然已经有了改变,但当时改造的力度还不够。接下去我们将请来专业团队对这个地方进行规划设计。估计今年底再来,你就能看到一番新面貌了。”

  当然,对于设计的具体方案,陈建惠也有自己的要求。他说,丁栅想要打造成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地方,不搞大拆大建,而是要融入特色水乡文化,将村民在美丽乡村中生活的场景展现给大家。“同时,我们也希望让那些在外求学、工作的人回到老家后可以感觉到,如今的丁栅还保留着童年记忆中的元素,但又有了新的变化与提升。”